四川成都律师垫资诉讼网
代位执行,债权收购,诉讼保全,财产解封
新闻详情

公安紧急提醒:“裸聊”敲诈频发,19至35岁青年男性成为主要受害群体.....

1
发表时间:2022-03-29 14:09

公安紧急提醒:“裸聊”敲诈频发,19至35岁青年男性成为主要受害群体.....

成都律师垫资诉讼   2022-03-29 14:16

成都金牛区追债律师,成都讨债律师,成都收账律师,成都要账律师,成都催债律师,成都债务律师,成都催收律师,成都交通律师,成都刑辩律师,成都工伤律师,成都建工律师,成都税务律师,成都婚姻调查诉讼维权,成都法律顾问。

来源 | 上游新闻 律之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删除。

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

网上聊天巧遇“美女”搭讪,邀约“裸聊”后却被要挟支付13万元,以买断裸聊中被拍下的不雅视频和图片……2月7日,上海警方公布了一起因“裸聊”引发的敲诈勒索案,遍布全国10个省市的11名嫌疑人落网。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了解到,今年1月下旬以来,已破获“裸聊”敲诈勒索案件34起,抓获涉及13个省市犯罪嫌疑人70名,19至35岁青年男性成为主要受害群体。


图片
2月4日,上海,遍布全国10个省市的11名嫌疑被抓捕归案。

仅半月34名男子“裸聊”被敲诈

2020年底的一天晚上,上海市民王先生通过某手机APP网上聊天时,遇到一位名为“米粒”的女网友主动搭讪。对方不仅样貌可人,而且言语露骨,极尽挑逗。王先生被撩拨得心猿意马,随后便根据对方要求,在手机里下载安装了一款所谓的直播软件,并添加对方QQ号进行网上视频裸聊。
“正当王先生沉浸其中时,对方突然断线。不久,王先生的手机上收到几条彩信,正是自己刚才丑态百出的不雅视频截图和手机通讯录信息。对方威胁如不向指定账户转入钱款,就要将王先生的不雅视频发送给其亲朋好友。”办案民警介绍,为了息事宁人,王先生先后多次向对方转款13万余元,但对方仍不断威胁转钱,王先生只得选择向警方报案。
2月4日,上海浦东警方分别在全国10个省市抓获11名嫌疑人。在此过程中警方发现,与王先生遭遇一样的裸聊敲诈案并非个例。

“我们发现,在面对犯罪分子敲诈威逼时,有人因为无力支付钱款而被迫为犯罪分子提供服务,更有法律意识淡薄者竟将此作为一条生财之道,主动向犯罪分子投怀送抱,从被害人转变成犯罪分子。”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1月下旬以来,该总队牵头组织全市刑侦部门,已破获“裸聊”敲诈勒索案件34起,抓获涉及13个省市犯罪嫌疑人70名,缴获大量作案用手机、笔记本电脑、银行卡、电话卡等涉案物品。

青年男性是主要受害群体

从案发情况来看,19至35岁青年男性成为主要受害群体,涉及外来务工人员、公司白领、学生等,平均案值达到数万元,单起最多可达近百万元。
办案民警介绍,目前“裸聊”敲诈犯罪的主要手法是:利用“美女裸聊”等字眼在网络社交平台吸引用户,诱导其下载含有木马程序的所谓直播APP,从而盗取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随后对“裸聊”过程进行截图或录屏,以公开传播“裸聊”视频、图片为要挟,实施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

警方揭秘:手机APP搭载病毒盗取个人信息

“裸聊”敲诈犯罪链条大致可分为技术支撑、黑灰产辅助、视频裸聊和敲诈勒索等四个环节。其中,技术支撑作为前置环节,主要由网络科技公司或工作室为敲诈团伙开发制作植入木马的直播APP并负责运行维护,该APP往往具有自动上传通讯录、短信及实时定位等功能。

图片


黑灰产作为辅助环节,主要涉及为“裸聊”APP提供数据存储托管服务的云服务器运营商;提供APK封装、APP签名、分发服务的软件分发商;为敲诈团伙提供收款结算的洗钱跑分平台;在各类社交平台引导“色粉”出售给敲诈团伙的推广吸粉商。

视频裸聊作为核心环节,犯罪嫌疑人使用已加粉的QQ与被害人聊天,诱导被害人裸聊并对画面进行录制。同时在聊天过程中自称是平台主播,向受害人发送二维码和注册邀请码,以帮忙关注投票、观看直播打赏为由,诱导受害人下载注册直播APP。

敲诈勒索作为最后环节,犯罪嫌疑人使用获取到的受害人截图、录像以及受害人手机通讯录信息,以发送给密切关系人或公布于众为要挟,对受害人进行敲诈勒索。被害人顾及名誉受损,被迫多次打款,且部分被害人不敢报案、不愿报案,身心、声誉和财产遭受多重打击。

此类敲诈勒索犯罪团伙人员,大多由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转型而来,境内外相勾结,团伙成员分工明确。作案APP多为小型工作室开发制作,多个团伙可能共享一个作案APP,并以不同标识区分不同团伙的客户。


分享到: